铝碳酸镁咀嚼片的作用,常吃铝碳酸镁

铝碳酸镁的功能和用途是什么?
碳酸镁铝是临床常用的抗酸剂,能中和胃酸,维持胃液PH在3-5之间,中和99%的胃酸,灭活80%的胃蛋白酶,其抗酸效果迅速、温和、持久 。此外,碳酸镁铝还能增加前列腺素E2的合成,增强“胃黏膜屏障”的作用,促进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的释放,增加黏膜疏水层磷脂的含量,防治胃酸反流引起的胃黏膜损伤 。最后,碳酸镁铝还能吸附结合胃蛋白酶,直接抑制其活性,有利于溃疡面的修复,还能结合胆汁酸,吸附溶血磷脂酰胆碱,防止这些物质损伤破坏胃黏膜 。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炎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反酸、恶心、呕吐、腹胀、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等症状,预防NSAIDs引起的胃黏膜损伤 。

铝碳酸镁咀嚼片的作用,常吃铝碳酸镁

文章插图
如何正确服用铝碳酸镁?
一般口服铝碳酸镁0.5-1g(1-2片),每日3次,饭后1.5小时睡前咀嚼服用,或1-2片错时胃内咀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周,胃溃疡8周 。你应该避免喝酸性饮料(如果汁、葡萄酒等) 。)一起服用,以免抵消抗酸效果 。如果患者血铝浓度过高,应停药 。过量服用可引起糊状大便,应适当减少剂量,必要时停药并对症治疗 。服药后1-2小时内避免服用其他药物 。
铝碳酸镁咀嚼片的作用,常吃铝碳酸镁

文章插图
铝碳酸镁有哪些不良反应?
铝碳酸镁中含有铝和镁离子,可以抵消便秘和腹泻的不良反应,因此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只有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消化不良、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或呈糊状 。偶尔口渴,食欲不振,腹泻 。
此外,铝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结合,在肠道内形成不溶性磷酸铝,不能被胃肠道吸收,从而导致血清磷酸盐浓度降低,影响骨形成 。因此,长期大剂量服用铝酸镁可导致低磷血症、骨质疏松和骨软化 。肾衰竭患者服用碳酸镁铝可导致血液中铝离子浓度升高,而肾衰竭患者长期服用碳酸镁铝可引起铝中毒和精神症状,如神经过敏、躁动不安、味觉异常、肌肉抽搐、疲劳无力等 。
【铝碳酸镁咀嚼片的作用,常吃铝碳酸镁】
铝碳酸镁咀嚼片的作用,常吃铝碳酸镁

文章插图
服用碳酸镁铝需要注意什么?
心、肝、肾不能慎用或不透析患者 。胃肠道蠕动不良和高钙血症患者慎用 。低磷血症患者不宜长期服药(如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当铝碳酸镁用量较大时,可吸收胆盐,从而减少脂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的吸收,咀嚼铝碳酸镁后,以少量温水服用为宜,半小时内不宜大量饮水,以免洗去新形成的胃黏膜保护层 。半小时后,待胃黏膜保护层稳定完全形成后,即可饮用适量的水 。长期服药应定期监测血液中铝的浓度 。
铝碳酸镁咀嚼片的作用,常吃铝碳酸镁

文章插图
胶体果胶铋和碳酸镁铝有什么区别?
作用机制:胶体果胶铋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剂,能形成保护胶体,粘附于胃黏膜表面,隔离胃酸,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黏膜修复愈合 。此外,胶体果胶铋还可以沉积在幽门螺杆菌的细胞壁上,引起细菌内部出现液泡,导致细胞壁破裂,抑制细菌酶的活性,干扰细菌代谢,使细菌对人体正常防御功能敏感,起到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从而提高消化道溃疡的愈合率,减少复发 。碳酸镁铝无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服药时间:胶体果胶铋只能在胃的酸性环境中形成保护膜 。胃空的时候,胃里的酸度高 。饭后胃酸稀释,胃内酸度降低 。因此,胶体果胶铋应在饭前1小时左右服用,以达到最佳疗效 。碳酸镁铝应在饭后1.5小时、睡前或胃里的错误时间咀嚼 。这是因为饭后的食物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损伤胃黏膜 。此时服药有助于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 。适应症:胶体果胶铋、抗生素、抗酸剂一起使用,形成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四重方案 。碳酸镁铝能结合胆汁酸,适用于胆汁酸相关疾病,如胆汁反流性胃炎 。安全性:安全性方面,胶体果胶铋偶有轻度厌食、恶心、呕吐、便秘,粪便可能呈暗褐色,但无其他不适,属正常现象 。停药后1-2天粪便颜色转为正常,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微头痛、头晕、失眠等 。但这是可以容忍的 。长期给药可能引起肾毒性,连续给药不应超过8周 。碳酸镁铝只作用于局部病灶,胃肠道几乎不吸收,整体安全性优于胶体果胶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