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吃3多暖3部用3水

饮食掌握“三多”原则
多吃白色食物降火
立冬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供暖 , 室内干燥的空气让人“上火” , 这时可多吃一些白色食物 。 中医认为 , 解除燥热多用润法 , 根据五行五色的原理 , 白色食物最能防燥热 。
做菜时 , 可以选择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等 。 其中 , 白菜、萝卜功效最好 , 可谓是最经济实惠的补品了 , 但肠胃寒凉的人在冬季应该少吃 。
【冬季养生:吃3多暖3部用3水】 多吃牛、羊肉御寒
吃牛、羊肉可御寒 。 怕冷的人还可多吃胡萝卜、芋头等富含无机盐的根茎类蔬菜 , 以及海带、紫菜、菠菜等含碘食物 。 研究发现 , 怕冷与体内无机盐和碘缺乏有关 。 女性可多吃含铁量高的食物 , 比如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 。
多吃蛋白质提高免疫力
对于免疫力本身就比较差的老人和孩子来说 , 寒冷是健康的最大威胁 。 因此 , 这段时间要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 , 大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 鱼虾肉、鸡蛋、花生、核桃中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 。
头暖
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 , 血管会收缩 , 头部肌肉会紧张 , 易引起头痛、感冒 , 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
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 , 危害健康 。 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 , 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 , 促发各种不适 。
脚暖
一旦脚部受寒后 , 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 , 纤毛摆动减慢 , 抵抗力下降 。 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 , 大量繁殖 , 使人感冒 。
保健“三”水
温水:刷牙
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 , 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 若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 , 长久会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 , 甚至导致牙周炎、牙龈炎等病症 。 因此用3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含漱 , 有利牙齿健康 , 还利于清除齿缝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 , 达到护牙洁齿、减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
冷水:洗脸
冬天 , 面部皮肤由于气温低的刺激 , 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 。 用热水洗脸 , 当时会感觉温暖 , 一旦热量散失 , 毛细血管又恢复原状 , 这样一涨一缩 , 易使面部皮肤产生皱纹 。 而晨起用冷水洗脸 , 顿时就有头清眼明的感觉 。 冷水的刺激既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 , 又可增强皮肤弹性 。 其冬令保健作用还在于:增强机体御寒能力 , 预防感冒、鼻炎 , 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者亦有益 。 当然 , 冷水温度不能太低 , 以略高于10摄氏度为宜 。
热水:泡脚
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 , 既解乏 , 又有助于睡眠 。 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 , 在热水的浸泡下 , 舒筋活络 , 加速血液循环 , 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 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