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蜡怎么形成的,哪些属相不适合戴蜜蜡( 四 )


琥珀蜜蜡怎么形成的? 蜜蜡也就是琥珀 , 原来是松树的树脂渗出来后滴到一起 , 然后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 。 有的还在地下埋了很长时间才被人发现!
而有人说的老蜜蜡 , 还有的是特指人盘过了很长时间的!
蜜蜡怎么形成的 , 关于各种蜜蜡形成的原因及来源的说 蜜蜡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松柏科植物分泌出的一种油脂 , 再经过千万年甚至上亿的地质作用 , 从而形成的有机混合物 。 真正的蜜蜡形成时间至少要在距今4500—6500万年前 , 没有达到这个时间的都无法成为蜜蜡 。
琥珀蜜蜡是化石 , 是不可再生资源 。 在几千万年前 , 地球上的气候还处于热带和亚热带 , 那时植被非常茂盛 。 昆虫和小动物活动频繁 , 植物也开始分泌油性树脂 。 树脂在滴落的过程中 , 遇到了昆虫、树叶、泥沙、水、空气 , 随着气温和压力的变化 , 树脂慢慢产生质变 , 就成为不稳定的树脂化石 。
随着地壳运动 , 树木枯萎 , 树脂化石也就被埋藏在地下 , 慢慢失去化学活性 , 经过漫长岁月的石化 , 就形成琥珀蜜蜡 。 但是 , 不是所有的树脂都形成琥珀蜜蜡 , 只有极少部分 , 在适合的埋藏条件下 , 埋藏时间超过2500万年才能完全石化 , 形成琥珀矿石 。
琥珀蜜蜡主要由松树科、柏树科、杉树科、豆科等树种分泌出来的树脂形成 , 而部分植物种类早已灭绝 , 形成琥珀蜜蜡的地质条件也不复存在 , 所以琥珀蜜蜡是一种十分珍稀的不可再生资源 。



什么是蜜蜡?蜜蜡是怎么形成的? 蜜蜡的形成:
蜜蜡其实是一种树脂 , 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松柏科植物分泌出的一种油脂 , 然后再经过千万年甚至上亿的地质作用 , 从而形成的有机混合物 。
埋在地底的树脂经过长时间大地的压迫 , 地下各种矿物质的渗透 , 加上地底热力等作用 , 慢慢形成了各色的化石 , 同样的由于地壳运动 , 水流的冲击等自然发展浮出水面 , 或人工开采 , 让人类接触到了蜜蜡 。
蜜蜡是不可再生的宝石 , 比较稀有 , 且有收藏价值 , 同时蜜蜡具有极强的美感 , 可以做成装饰品 , 有观赏收藏价值 , 常打磨成珠状 , 串成手链或项链、佛珠等 。
扩展资料
蜜蜡的品种:

蜜蜡的颜色有蛋清色、米色、浅黄色、鸡油黄 , 橘黄色等黄色系为主的颜色 。 基本是产于波罗的海的一种琥珀 。 枣红色蜜蜡是黄色系蜜蜡外皮氧化产生包浆而颜色变深导致的 , 也因为如此 , 市面上产生了很多人为加工氧化的枣红色或者颜色更深的蜜蜡 。
蜜蜡的特性:

1、化学特性 。
主要成分松树脂 , 化学式C20 H32 O2 , 摄氏150-180度软化 , 250-375度完全溶化 , 375度以上燃烧 。 不溶于水 , 溶于乙醚 , 溶解度16-23% 。
2、物理特性 。

非晶质体 , 无固定内部原子结构和外部形状 , 折射率介乎1.54至1.55 , 比重1.05-1.10 , 摩氏硬度2-3度 , 摩擦有电气效应 , 呈树脂光泽 。
参考资料来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