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单怎么看,常规验血报告单怎么看( 三 )


各项白细胞比率反应免疫系统的工作侧重点,提示免疫系统正在加强某一方面的免疫反应 。 值得注意的是,白细胞计数十倍甚至百倍的波动,常提示白血病,这种情况下应给予高度重视 。
血小板的个头儿很小,但它的作用并不小,伤口止血与结痂全靠它了 。 血小板过多或过少均会引起凝血功能异常,血液中的血小板过少时,就要注意是否患上造血系统疾病,或者脾脏功能亢进,当然,服用一些药物诸如阿司匹林,也能导致血小板计数降低 。 血小板的升高常常提示骨髓病变,或脾脏于近期被切除 。 更细节的情况应通过反应血小板发育情况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型血小板比率”来判断 。
这样一简化分析,你是不是觉得看懂血常规化验单真是小菜一碟了?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科学原理一点通官方网站
微信公众平台(ID:kxylydt)

化验单怎么看 肾脏内科最重要的几个检查,一个是验尿看尿常规,一个是抽血看肾功能,还有就是特殊检查 。

今天先和大家聊一聊尿常规报告怎么看?
尿常规检查是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 。
尿常规化验单可以直接、迅速的反映泌尿系统、肾脏代谢等情况 。 因此,定期做尿常规检查,对于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疾病、肾脏损伤等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 。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首先能自己观察的就是小便的颜色和泡沫的多少 。
如果出现颜色发红或酱油一样颜色的尿液,要当心血尿 。
当尿液出现泡沫增多需要注意有没有蛋白尿 。
其实,以上问题只要通过做一个尿常规就可以明确了,但是拿着一份尿常规化验单,看着那一大堆符号和数字,该从何看起呢?
下边就让我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怎样读懂尿常规?
01/重要的是看有没有尿蛋白
尿蛋白:正常为阴性,若出现“+”,提示可能有蛋白尿,先不要太着急,可能是生理性或一过性的,也可能提示肾脏病变,具体到底是什么原因需要多做几次尿常规,再者要求助于肾内科医生综合评定 。
如果是持续性的蛋白尿,建议进一步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尿肌酐检查(这两个检查比尿蛋白几个+更准确,直接可以评估每天蛋白排出的量) 。
如果原来有蛋白尿,治疗之后转阴,若随访过程中出现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疾病复发,需要及时看医生 。
02/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血尿
尿潜血:阴性为正常,出现“+”,提示血尿可能,需要进一步结合尿沉渣显微镜下的结果看 。
尿红细胞:正常参考值是0-3个/HP,>3个说明显微镜下每倍视野尿中出现了过多红细胞,称之为“镜下血尿”,需要进一步做尿红细胞形态学等检查,明确有没有肾脏的病变 。
03/看有没有尿路感染
尿白细胞:正常参考值是<5个/HP,>5个提示尿路感染 。
有时候尿亚硝酸盐也会同时显示阳性,因为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会将尿中蛋白质代谢产物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
如果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尿路感染,应该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做中段尿培养+药敏试验,尽快明确致病菌,做到更有针对性的用药 。
以上这几个指标是比较重要的,以下的这几个指标在门诊或体检中患者问的比较多,顺便介绍,了解一下即可 。
尿糖:正常阴性,阳性提示糖尿病,需要进一步做糖耐量检查 。
尿酮体:若出现阳性,有糖尿病的需要复测血糖或血酮体,排除酮症酸中毒!如果没有糖尿病,可能是早上没有吃东西化验的小便,是饥饿或者应激的原因,不用担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