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知识|鸡蛋煮多久能煮熟,食用鹅蛋的七大禁忌( 二 )



鸡蛋一般煮多长时间就熟了?冷水煮鸡蛋 , 水开后煮5-10分钟即可 。
煮鸡蛋 , 是鸡蛋最常见的吃法之一 , 是将鸡蛋放入水中煮熟而成 。
煮鸡蛋虽然营养丰富 , 但是过量食用鸡蛋会导致消化不良 , 因此煮鸡蛋不宜过多食用 , 一般以每天不超1个为宜 。 若煮鸡蛋的方法得当 , 可使煮出来的鸡蛋的营养吸收率达到100% , 因而成为深受追捧的早餐或营养餐之首选 。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 , 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 , 煮蛋为100% , 炒蛋为97% , 嫩炸为98% , 老炸为81.1% , 开水、牛奶冲蛋为92.5% , 生吃为30% — 50% 。 可见 , 煮鸡蛋是最佳吃法 , 但要注意细嚼慢咽 , 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 。
不过 , 对儿童和老人来说 , 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合适 , 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懈 , 极易被消化吸收 。 鸡蛋中维生素C含量不高 , 所以吃鸡蛋时最好辅以适量的蔬菜 。
鸡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 , 每百克可高达510毫克 , 因此 , 不少人 , 特别是老年人对吃鸡蛋怀有戒心 , 怕吃鸡蛋引起胆固醇增高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 , 鸡蛋中虽含有较多的胆固醇 , 但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卵磷脂 。
卵磷脂进入血液后 , 会使胆固醇和脂肪的颗粒变小 , 并使之保持悬浮状态 , 从而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 。 因此 , 科学家们认为 , 对胆固醇正常的老年人 , 每天吃2个鸡蛋 , 其100毫升血液中的胆固醇最高增加2毫克 , 不会造成血管硬化 。 但也不应多吃 , 吃得太多 , 不利胃肠的消化 , 造成浪费 , 还会增加肝、肾负担
用水煮鸡蛋要煮多久才会全熟?几分钟鸡蛋富含胆固醇 , 营养丰富 , 是人类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 但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 , 鸡蛋煮的时间长了 , 里面的蛋黄就“老了” , 口感也就不好了 。 下面我们来看看煮鸡蛋煮多久合适 。

水煮鸡蛋一般需要煮十分钟左右 , 然后再锅里闷10分钟 。 实际上鸡蛋煮十分钟蛋清和蛋黄就已经煮熟了 。 其次鸡蛋一定要在煮熟的情况下再进行食用 , 但是也不可以煮的时间太长或者是太短 。

时间煮的太长了容易造成口感变差 , 鸡蛋吃起来会有点老不是很好吃;煮的时间过短了 , 可能还没有完全熟 , 这样会导致细菌没有完全的清除 , 所以煮鸡蛋时一定要把鸡蛋煮熟了再食用 。

煮鸡蛋要冷水下锅 , 若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 , 内部的营养就会流失 。 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铁不易被人体吸收 , 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 鸡蛋在形成过程中可能有细菌 , 未熟的鸡蛋由于没有杀死细菌 , 吃了很容易引起腹泻 。 一般建议在水沸起后再煮3分钟 。

温馨提示:煮鸡蛋最好是凉水下锅 , 水开后再煮3分钟即可 , 这时鸡蛋呈半凝固半流动状态 , 营养成分最利于人体吸收 。 切记:煮鸡蛋不要超过15分钟 , 这样既能保证消化吸收率 , 又可避免营养素的流失 。

推荐阅读